1992年8月27日7时14分,陈默的指腹擦过县道里程碑。露水将"临江37km"的铭牌浸成铁灰色,他突然蹲下——里程碑基座的青苔缺损处,露出半枚坦克履带印。
"看沟渠。"李建国用烟头指向排水沟。陈默的卷尺拉出七米时,发现履带印间距突变——这是坦克转向机故障的典型特征,与渔船齿轮残片的磨损数据吻合。
农机厂后门的车辙印深达十公分。陈默用石膏粉灌注时,注意到轮毂螺栓的特殊锈斑——含硫量超出民用标准三倍。当他把比例尺插入泥土,突然听见厂房深处传来履带碾压碎石的声响。
"上梁。"李建国踹开仓库气窗。陈默攀上钢梁时,手电筒光柱扫过整装待发的六辆拖拉机——货厢钢板厚度足以承载坦克炮塔。当他用磁铁测试厢体,吸附的金属屑在显微镜下呈现军用合金特有的枝晶结构。
追击者的脚步声在仓库回响。陈默贴着顶棚管道移动时,摸到管壁的刮痕——间距与祠堂盗墓贼的洛阳铲防滑纹完全一致。当他用相机拍摄,闪光灯惊动下方守卫,子弹击穿管道的瞬间,柴油如黑雨倾泻。
"跳!"李建国的吼声与爆炸声同步。陈默坠入稻草堆时,怀里的底片盒被热浪烤弯。他翻滚到粉碎机后方,发现进料口卡着半枚坦克销钉——断口处的晶相与矿洞履带残片相同。
县道追击持续到暮色四合。陈默的自行车链条在石桥断裂,他推车数到第十七个桥墩时,发现墩体水泥的凝固纹路异常——这是掺入军用速凝剂的特征。当他用地质锤敲击,剥落的碎片里露出铁丝网残片,编织方式与南疆雷区防护网相同。
"夜钓吗?"老张头的声音从芦苇荡传来。陈默钻进渔船时,船板下的柴油机铭牌让他瞳孔收缩——"皖渔403"号的出厂编号被锉改,但激光检测仪显示原始编号与军用车牌"戍G-724"后四位重合。
探照灯刺破江雾时,陈默潜入水下。船体附着的藤壶分布呈螺旋状,这是长期保持固定航速的证明。当他用匕首撬开寄生贝类,钢板上的弹孔修补痕迹在防水手电下显现——7.62mm步枪弹着点,与县局冲锋枪的口径一致。
货舱密码锁的铜绿中透着油光。陈默用矿洞取得的辉锑矿粉涂抹锁孔,绿焰腾起的瞬间,他看见锁芯簧片的磨损纹路——与0927号枪柜钥匙的齿痕互为补集。当锁舌弹开时,成箱的青铜器在幽光中浮现,每件文物都缠着标有矿难日期的封条。
"小心水鬼!"老张头的渔网罩住偷袭者。陈默将偷袭者按在锚链上时,发现他耳后的刺青——用摩尔斯电码刻着"7.24"。当他撕开偷袭者的袖口,肘关节的机械改造痕迹与坦克驾驶员体检报告描述完全一致。
江心漩涡突然加剧。陈默抱着青铜卣跃入救生筏时,看见领航艇上有人举起军用望远镜。月光在镜片上折射的瞬间,他认出镜腿的磨损痕迹——与矿山纪念馆沙盘边的眼镜架如出一辙。

